南越王如何用一句话情书抵御汉朝的侵扰
自公元前202年汉王朝建立以来,与之对立的南越国便拉开了长达90余年的较量。那么,南越国为何能与强大的汉朝抗衡如此漫长的时间?原来,高祖刘邦在百姓生活困苦之际,便派遣楚人陆贾携金印说服赵佗臣服朝廷,使得南越成为大汉的一个藩属国。此后,即便吕后临朝铁器走私严重而有司请禁,但赵佗却认为这是灭亡策略,因此发兵攻桂阳郡。然而,尽管十几万汉军精锐未能接触到主力,也未越过五岭山,却因瘴气、毒蚊和蛮夷袭击而病倒,只得返回。
赵佗凭借此胜利自尊为“南越武帝”,与汉朝政府抗衡。而当文帝再次派陆贾出使时,赵氏虽然表面称臣,却仍然内行皇帝名号。这一局势持续至公元前111年,被路博德和杨仆所灭。在这93年的时间里,其主要原因除了天然屏障外,还在于采取“和辑百越”的政策。这种政策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因地制宜以自治,如对交趾地区,不仅仅铲除部落势力,而是维持其社会组织;其次通过封王并给予部分权利来控制当地,以免反叛,并通过赠送礼物来拉拢其他部落。而对于不听话的部落,则采用武力解决。
此外,上层统治者中实行了汉、越通婚,加深了民间关系,同时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耕作方式,大幅度发展水稻手工业,从而改善百姓生活,这些措施也极大地增强了南越国的稳定性与抵御能力,为其能够长期与强大的汉朝抗衡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