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简介太监掌权下跪对偶(图)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太监掌权下跪之争(图)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是太监发展至顶峰的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帝后与太监》一书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时期太监的权势和影响力。为了巴结这些有力的宦官,一些人甚至认他们为父。
诗人以讽刺之笔形容当时的情况:“干儿义孙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顾秉谦,即礼部尚书,也想赢得魏忠贤的心,他带着儿子跪在魏忠贤面前,请求被收为养子。这一跪立竿见影,顾秉谦不仅得到升官,还进入内阁。
明英宗登位后,由于王振擅权,不愿意巴结他的就遭受祸害。人们开始通过行贿送礼来表示敬意,但很快这种方式不足以表达他们对王振的尊重,因此人们开始下跪。在大庭广众之下跪倒,可以获得王振的青睐,如刘睿便因如此做而获得高官。
汪直是一名特务头子,他身边的人都要通过宴请或其他手段来巴结他,就像“捣蒜”、“烧葱”一样尽情献媚。一位叫王越的人因为巴结汪直而受到厚爱,但这也引起了尹躺的嫉妒心。他和王越是朋友,便请他帮忙介绍自己给汪直认识。但当尹躺看到王越先入告并且主动向汪直示好时,他感到失望,便决定直接去见汪直,并成功地获取了汪直的欢心,从此与王越分道扬镳。
在那个年代,无论张居正这样的名相还是其他文武大臣,都不得不低头,对于那些有权势的大宦官,他们只能称呼对方为“晚生”。国朝中,有十之五的人会见到有人因为怕惧而对王振鞠躬,有十之一半的人会见到有人对汪直进行类似的恭顺行为,而对于刘瑾,则有八成以上的人会表现出极度畏惧。在魏忠贤掌控一切的时候,全天下的贵族、将领、学者几乎都想要成为他的干儿或义孙,以此来保护自己的位置。而这背后的政治斗争,让一些人能够迅速攀升,而另一些则被边缘化。
因此,在那风气刻薄、变诈相高、谄媚相师、阿比相倚的情景中,只要不是认贼作父,就无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