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掌权之下跪风尚万历之后几位宠儿也曾尴尬作揖(图)
明朝太监的权势鼎盛:从魏忠贤到万历之下,跪拜风潮何其盛行(图)
在探究明朝历史的深渊之前,了解这段时期的太监地位至关重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中国宫廷文化丛书中,便有《帝后与太监》一书,它生动地描绘了明朝那些日子的太监形象。正是这个时代,太监们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他们几乎掌控了国家大权,一些人甚至不惜认阉作父,以此来赢得他们的心。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干儿义孙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强欲为儿无那老,捋须自叹不如孙。”这首诗讽刺得极为巧妙。顾秉谦,他曾任礼部尚书,也想巴结魏忠贤,将他作为自己的父亲,但因年纪已高,只能带着儿子跪在魏忠贤脚下,用长须指向魏忠贤说:“我很想拜您老为父,又担心您不喜欢我的白发胡子,就让我的儿子给您做孙子吧。”魏忠贤见状大喜,当即赏银,并立即升官给他的干孙子,而顾秉谦也进入内阁。这一跪之后,便显现出巨大的益处。
明英宗登基后,由于王振擅权,无论是不跟随王振的人都会遭遇祸害。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用金钱和礼物表示敬意,但这些还不足以表达他们对王振的尊重,所以有人开始下跪。在一次路上,当刘睿遇见王振,他竟然在众目睽睂之下跪倒,这种姿态足以满足了王振的面子,因此被赐予户部左侍郎及户部尚书职位,这激起了一位叫做王佑的人羡慕不已。一天 王振询问王佑为什么没有胡须?王佑立刻俯身在地:“老爹没有,我怎敢有?”确保认定自己是由王振所收养的大孩子,让 王震非常开心,然后便封官授予他。
汪直则是一名特务头目,在群臣面前,“都宰叩头如捣蒜,侍郎扯腿似烧葱”,争相巴结汪直,不愿落后于他。而《余冬序录》记载了一件生动的事故,说都御史wang越为了独占汪直的心思而恐慌,有个朋友尹躺因为眼红求助wang越牵线搭桥。他问wang越是否应该向汪直低头?wang越回答说:“你身为六卿岂有低头之理?”然而 wang越先入告,其余人等待在外面。当尹躺派手下的侦察人员观察时,只看到wang越进去就连忙仰面而坐并禀告完事便退出。此情此景让尹躺保持沉默率领众人鱼贯而入,全体恭顺地降伏 汪直,从此以后尹躺就疏远了wang越直接靠近汪直。wang越愤怒地说这是背叛友情,被反驳道“跟别人学还不能吗?”
明代宦官的地位如此显赫,即使张居正在宰相十年,《明史·冯保传》称其才华横溢,是由于冯保左右支持使得他独揽国柄可知。当时社会风气“刻薄相尚、变诈相高、谄媚相师、阿比相倚”,谁也不敢不认敌作父否则将无法立足。这就是为什么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想要成为一个干儿或义孙,以获得宠爱和政治上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