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有多少个朝代揭秘明仁宗朱高炽的辉煌篇章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公元1378-1425年),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在位仅一年,因病去世,终年47岁。葬于献陵(今北京十三陵)。朱高炽以儒雅仁爱著称,他的沉静和文采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由于体态肥胖、行动不便,不如其父成祖所期望。
成祖在靖难之役中命朱高炽留守京城,而他却以万人之军成功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50万大军,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至关重要,也是他在靖难中的杰出贡献。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信许封王争取他的归顺,但朱高炽看也不看,将书信原封未动地送给成祖,使反间计失败。
尽管因身体原因被留在后方,但他的仁爱与儒雅使得文臣们拥戴他成为太子。他生性端重沉静,喜欢读书,其长子智慧过人深受成祖喜爱。然而,最终由於内阁制度和封建社会的长幼有序制约,以及解缙等人的劝说,成祖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即位后,他改年号为洪熙,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如赦免旧臣家属、平反冤狱、选用贤臣、三省六部裁汰冗官、废宫刑、停止下西洋等,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对民如子减免赋税,对灾区无偿赈济开放山泽供农渔猎,对流民施以妥善安置。这一切促进了人民休养生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在弘文馆与儒臣论经史,与朝臣择善而行。此外,他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贡献,为北方人才提供机会。
然而就在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宫内钦安殿,被谥为孝昭皇帝,其庙号仁宗。尽管仅在位不足一年,但作为实际掌政者,他对明朝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被誉为一代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