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军事与战争 > 明朝为何将长城终点定在嘉峪关因为南京才是真正的城下之盟

明朝为何将长城终点定在嘉峪关因为南京才是真正的城下之盟

明朝为何将长城终点定在嘉峪关?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域是汉代以来人们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根据《汉书·西域传序》的记载: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面止于玉门、阳关而与汉接壤,西面则以葱岭为界。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中国新疆轮台县东南)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并颁行朝廷号令。

自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内调兵力防御边患,而清朝彻底降服准噶尔汗国后,大明王朝未踏足西域的时间长达九百多年。在此期间,最有可能重新进驻西域的应该是赶跑元顺帝的大明王朝,但其自始至终都没有产生过任何将西域收入囊中的想法和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明朝的军事重心在北方

收敛性的治边思想

缺乏正确的西域观

受收敛性治边思想的影响,明朝设立了正式行政区划,只有两京十三省和北部的九边重镇。而对于东北和西北等地,如朵颜卫、建州卫、关外七卫等均属羁縻机构。这些机构属于半独立性的管理体制,没有实质性的行政管控。

中原人对待天山以远地区往往持一种“万水千山只为封一片天”的态度,即便是在永乐时期,也没有进行过实际开拓。这也许有人会说永乐大帝曾五次北征沙漠,但这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内地免受袭扰,而不是为了扩张领土。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长城终点设定在嘉峪关并非偶然,它反映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状态,那就是明代统治者不仅仅满足于守护现有的版图,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威严和力量,同时也是对外界传递一种信息:我们虽不涉足遥远,但我们的防线坚不可摧。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环境与文化差异,以及缺乏正确认识到对方文化价值,我们的大明王朝从未真正考虑过要完全控制或“收服”那些遥远而陌生的地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周围世界没有兴趣,而是在选择一个既能维护国家安全又能展现国力的姿态——即使它只是被视作一道连接中原与四海之间最显眼最强大的屏障之一。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军事与战争 明朝那些奇闻趣...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高科技的时代,人们对历史故事的兴趣依然如火如荼。尤其是对于那充满传奇色彩、曲折离奇的明朝,那些曾经走过的人物和事件,如同一部又一部精彩绝...
宋朝军事与战争 明代历代家族谱...
在中国历史上,族谱作为家族成员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记录工具之一,从汉朝开始便有了雏形,但到了明代,这种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发展。明代历代的族谱不仅...
宋朝军事与战争 乌龟蹭扇贝一段...
乌龟蹭扇贝:一段温馨又诡异的友谊录制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帘斑驳地洒落在我和我的乌龟小伙伴之间。它轻轻地移动着尾巴,仿佛在等待着某个特别的时刻。我...
宋朝军事与战争 明末八大寇的传...
明末八大寇简介 谁是明末八大寇?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覆灭是一个充满变数和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中,一批强大的军阀集团崛起,他们以武力对抗中央政府,最终导致...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