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盛世下的天坛砖石建筑一场宏大的社会工程奇迹
我了解到,天坛总共使用了15258块地砖。这些砖石的安排从上层中心圆石开始,每一圈的数量按照九的倍数递增,从9、18一直到底层。这整个设计体现了明朝时期社会工程的大型项目。
在明朝,圜丘被改造成了一个三层高的蓝色琉璃圆坛,但到了清乾隆十四年(1749),它得到了扩建,并将原来的蓝色琉璃更换成了艾叶青石台面,以及汉白玉制成的柱子和栏杆。圜丘以其圆形象征着天空,而三层结构和高度5.17米,使得每一层都有四个台阶,每个台阶有九级。最上面的部分有一块特殊的地基,在其周围铺设的是扇形状的地砖,有九圈,以9、18、27...依次增加至外围,这些数字都是“天”的象征。
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数字九的一种崇拜,也展现出明朝盛世下建筑技术与艺术水平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