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与民抄隋朝建立记案图
在网上,我偶然读到了一则消息,讲述了一个北京的赵姓收藏家,在废品收购站中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和书画,其中就包括董其昌的册页。这个消息让我想起了董其昌,这位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出生于1555年,是松江华亭人。他从小勤奋学习,后来考取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在宦海沉浮多年后,他几次辞官又复出,最终以太子太保衔告老还乡,在崇祯六年病逝。他的字体风格追求闲适自然,有点李北海之雄强淡雅,又有米南宫之简约,以至自成一派。
他不仅擅长书法,也精通绘画,以学董源、巨然及黄公望、倪瓒为基础,将宋元诸家的技艺融会贯通。他追求笔意墨韵,平淡天真清润明丽,为后世留下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月赋》、《古诗十九首》等。
然而,尽管他才艺出众,但他的私生活却并不光彩。在辞官归乡期间,他与子横行乡里,还曾谋胡宪副之孙女为妾,并淫童女。这些行为激怒了当地百姓,他们编写小说讽刺他,《黑白传》、《五精八魂》等皆因此事而成立。此事件引发了社会大动荡,不仅是对个人的批判,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
最后,由于民众愤慨爆发,他们围攻并烧毁了他的宅第,此事最终导致他逃离故乡。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即使是文化艺术界的人物,其行为也不可脱离道德标准,而文人君子的品格也是评价他们艺术创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