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荒唐的明朝南京六部在自然灾害面前竟无实权能抗拒
我对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保留六部的设置感到好奇。有人问,南京六部有没有实权?答案是有的。在明朝时期,这些机构负责上海、江苏和安徽地区的事务,其中户部和兵部尤为重要。我决定深入探讨南京六部,看看它们在明朝时期的重要性,以及与北京六部的区别。
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即南京。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迁都顺天府,即北京,以应天府南京为留都,合称“二京府”。虽然如此,朱棣仍然保留了在南京的六部设置。这意味着户、工、吏、刑、礼五个部门以及兵部,在两座首都是拥有相同级别和职责,但实际上其影响力小于北京 六 部。在处理文书时,它们需要加上“南京”字头,以区分与北京相似名称的机构。此外,在 南 京还设有其他机构,如都察院、通政使司等。
这些官员级别与北京同等,但他们的权力被限制,只能受监督和约束。这让人觉得这套制度并非完全无关紧要,因此值得重新审视 南 京 六 部 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并给予它们应有的评价。
从官员级别来看,每个部门设有尚书一人,为正二品;左侍郎右侍郎各一人,为正三品。此外,还设有清吏司负责具体事务,并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职位。
管辖范围主要集中在直隶地区及附近省份。直隶地区相当于今天江苏安徽上海一带,其全部事务由 南 京 六 部 负责。此外,还包括附近省份的一些事务,由 南 京 六 部 负责。其中 户 部 和 兵 部 的责任尤为重大的任务之一就是征收税款并管理黄册,这些黄册记载全国人口信息,每十年更新一次,被存放在后湖(玄武湖)中,由 户 部 负责统计管理至末年共收贮179万余本。此外,他们还负责印刷盐引勘合以及督理卫所屯粮发放禄廪进行监督等工作。
兵 部 主要负责军事职能,对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军事守备,同时也参与考核任用裁撤武学武举等行政职能。而且,从中期开始,兵 权兼任机务形成定例,使得兵 权成为掌控军政大权的人物之一,就像乔宇平定宁王叛乱支援东海抗倭战争一样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还有工 政 室 主要处理工程营造工作,如修缮城墙陵庙;吏 政 室 管理官员日常生活;刑 政 室 处理司法案件;礼 政 室 承办庆典祭祀活动。每一部门各负其责,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最终显示了它们对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方面,它们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但遗憾的是,最终因为内部斗争失去了中央政府的地位。不过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展示了作为国家机构存在价值,一度恢复了短暂局势,有助于保持政治稳定,保证了财政税收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