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风华尽落三大才子的传奇与衰退的序幕
明朝文人的地位,在宋朝之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明代的文人,只要考上个秀才,就有每月一石的禀膳费可拿,娶妻生子衣食无忧。即使没有考上秀才,也有和官僚同等的上疏权。因此,明朝也是文风颇盛之时,每一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学成就,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而明朝在小说方面最为著名,其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至今仍难以超越。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代三大才子TOP、2 解缙与3 徐渭,他们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还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史。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是江西吉安府吉水人。在襁褓之中,他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五岁时,他父亲教他诗文,他听一遍就能记住;七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十岁能背诵千言文章终身不忘;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贯穿它们的义理。
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再次于1388年中的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授予庶吉士职位,并参与秘书工作。这段时间内,他被朱元璋器重,让他常侍左右,但也因年轻气盛得罪众多人,最终被迫闭门思过,不久后回到了家乡八年的隐居生活。在这期间,他专注于著述校正,将《元史》的错误更正并补充撰写《宋书》,删定《礼记》。
1398年,当朱元璋去世时,解缙再次回到京城,以应对这一历史转折点。他虽然获得了一些恢复原职的地步,但最终还是因为政治斗争受损失,被贬为河州卫吏。但是董伦及后的说情,使得他能够重新回到京师,并且担任翰林待诏直至成为内阁首辅。当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更进一步提升他的地位,让他主持编纂《太祖实录》和《列女传》,并完成了包括永乐帝事迹的大型文献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
然而,这份荣耀并不长久,最终因“无人臣礼”而遭到排斥,最终于1415年的冬天被埋入雪堆冻死,从此家产抄没,全家流放到辽东。此间,此前已是奇光异彩的一生,无疑是悲剧性的结局,但他的作品却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诗豪宕丰赡、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称作明代三大才子,有着大量珍贵作品如 《解学士集》、《天潢玉牒》(总裁)、墨迹如自书诗卷、新唐人诗等。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以青藤老人等多种号相称,是一个贫困又孤立的人生经历。他六岁开始学习文字九岁便能作文十几岁仿照雄的“释毁”作出自己的版本赢得远方赞誉。当地绅商尊称他神童,将其与东汉杨修、唐刘晏并提。但是在科举道路上的挫折与家庭灾难让他的命运更加艰辛。他二十二岁中秀才之后,一共参加八次绍兴府乡试未果,在二十五岁时所有资产被豪强霸占,然后爱妻去世,对功名失意感到绝望只好离乡背井求谋生,却依然不得所愿。直到1554年的倭寇侵扰浙江地区,由于军事才能和策略性质上的建议备受推崇由胡宗宪招募进入幕府助力平乱,为胡宗宪捕捉叛军徐海及引诱汪直发挥作用但随后因杀继妻而囚禁七年最终得到张元忭等朋友救免。在晚年由于病痛交加卖掉藏书数千卷最后以“南腔北调”的身份逝世于1593年享壤七十三载。而作为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的同时,还以花卉为主题开创了一番新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同时还涉足音乐戏曲领域具有杰出的文学才能之一员。
杨慎则是一介書生的儿子,因曾参与反抗武宗荒淫行为而遭遇廷杖,因此一直无法安稳仕途,只好借故告假归里。不幸的是,其堂弟继承皇位成为明世宗,即便如此也不能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一度升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但因参与编纂武宗实录遭受打击再度流落云南永昌卫,此处滞留近四十余载致使晚节凄凉最终在1559年病逝云南省境内。这场宏伟壮丽的一生的结束令人感慨不已。而他们虽各自面临不同的际遇,但共同点就在于,他们都以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事业来闪耀历史舞台,无论是在文学艺术领域还是政治斗争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