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忠烈黄端伯生平简介
1645年五月,清军攻破南京城,南明弘光帝朱由崧逃离,许多大臣纷纷剃发投降。然而,在这混乱之中,有一位名叫黄端伯的礼部主事,他坚定地选择了誓死不降。
黄端伯,字元公,是江西省黎川县人。他以聪敏、孝友著称,与世无争,以虚怀若谷待人。他的学问渊博,对经史百家皆有研究。在崇祯元年(1628年)中举进士后,他历任推官,一直到被迫辞职为僧隐居庐山。
当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清兵入关后,他在南京被授予礼部仪制司主事一职。但是在五月,当南京失陷时,大多数官员都选择了投降,而黄端伯却不同意。“我岂可借口释氏以苟活乎!”他写下“大明忠臣黄端伯”一帖,并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面对清豫亲王多铎的召唤也不屈服。
在狱中,黄端伯仍然保持着他的决心,不曾言败色泽。当将要处决时,他轻声说:“吾心不死,头不可断;盍此吾心!”最终因无法割舍生死关怀而去世。
他的诗作也传诵至今,其中有一句“万锯在前无怯志,只因勘破生死关!”充分展现了他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理解和勇敢的精神。在那危难之际,只有少数烈汉能够不顾个人安危,为正义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