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中的农具种下爱收获温暖
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与铁农具和耕牛广泛应用紧密相关。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份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属于这一时期的铁农具。这些遗迹遍布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铁制工具种类与西汉相似,但在设计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器型设计上表现出明显的改进。
以铁犁为例,它们体积大小多样,从宽大而深入土壤的大型犁到小巧玲珑的小型犁,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它们共享的一个特点是犁锋角度减小,刃部加宽,并且普遍采用了犁壁结构。这使得这类工具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深耕、高产以及翻土和碎土。此外,由于其坚固耐用,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尽管湖北、湖南、浙江和江西四省尚未发现大型的全金属制成品,如全金属曲柄锄或(pō泼)镰等新式工具,但其他地区仍然找到了丰富的地面遗留物。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一些革命性的新款农具,比如全金属制成的曲柄锄,以及用于割草的大镰刀——镰。这把镰刀约三十五厘米长,可以直接从树干或墙壁上垂直切割草料,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牛耕技术也已变得非常普及,从当时留存下来的壁画、中世纪画像石以及有关模型中的牛耕图像可以看出,不仅中原地区利用这种技术,即便是远离中心地区如甘肃和内蒙古,也已经开始采纳这个方法。大部分情况下,是两头牛抬起杠木,一些地方则只需要一头牛,而还有的地方甚至使用马来进行田间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