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锄地智慧铲草一到十农具改进顺口溜
东汉时期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与广泛使用的铁农具和耕牛紧密相关。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各省份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属于这一时期的铁农具。除了在沿海地区如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也有不少铁农具被挖掘出土。相较于西汉,铁农具种类虽然基本相同,但在器型设计上有显著提升。
以铁犁为例,有一些大型犁,其尺寸可达四十多厘米宽和三十多厘米长,还有一些中型犁其尺寸约二十多厘米宽和长,而小型犁则仅宽十几或不足十厘米。这批新式犁具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减少了犁锋角度,并且增大了刃部面积。此外,它们普遍采用了更为坚固耐用的“锄壁”结构,使得深耕、高效翻转土壤成为可能。此外,在湖北、湖南、浙江和江西这四个省份尚未发现任何铁犁遗址,但其他类型的铁农具却丰富多样。
此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革新的新式工具,如全金属曲柄锄以及用于割草的大镰刀——(pō泼)镰。这些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曲柄锄作为一种适用于中耕作业的工具,其全金属曲柄既坚固又节能。而镰是一种专门用于割草的大镰刀,其长度约为35厘米,配以一根强劲木质手柄,可以方便地进行直立剪切作业,大幅提升劳动效率。
牛耕技术也已得到普及,从现存壁画图像模型可以看出,不仅中原地区开始使用牛耕,甚至远至甘肃、新疆等边远地区也已经采纳这种技术。大部分情况下,是两头牛抬起杠子工作,一些场合则只用一头牛,或偶尔还有马来辅助耕作。这一时代标志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次巨大飞跃,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