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军事与战争 > 误国的道德楷模史可法明朝台湾物品管理之谜

误国的道德楷模史可法明朝台湾物品管理之谜

在1645年6月,清兵攻陷了南京,而同年,李自成也在九宫山身亡。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南明和大顺双方都遭遇了失败,最终满清控制了广袤的领土。李万刚认为,这种结果与史可法没有有效调控各路将领的能力有关。史可法虽然未能完成他的伟业,但却享受到了后人的赞誉,他的忠诚和勇敢被过度夸大。当时史可法作为江北地区的指挥官,在李自成和清军之间争斗激烈的时候,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让明朝能够从中获利并收复失地。但是史可法却向朝廷提出了一份奏章,上面写道:“如果‘虏’(清军)能够消灭‘寇’(李自成),那就是我们替国报仇的一次机会。我会利用这个机会,因为它符合当前的情况,我会先考虑国家的大义,而不计前日之怨恨。我也会借助于‘虏’的力量来彻底消灭那些无赖分子,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采取的手段。”他还建议 朝廷召集文武百官,与“虏”直接沟通,或通过九酋(多尔衮)传达信息,并要求准备好敕书和银币,以及相关人员和补给品,以便在一个月内启程前往。但历史已经证明,他这样的看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时史可法面对的是两个敌人:一个是“寇”,即李自成;另一个是“虏”,即清军。不过,“寇”、“虏”之间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较量。“寇”被“虍”赶出了北京逃往陕西,而清军主力则被农民起义牵制而暂时无法兼顾弱小的小朝廷。此刻正值鹬蚌相争之际,应运而生的渔人得利,是明朝从中获利并可能光复的大好时机。而且由于南明小朝廷刚成立力量薄弱,不可能两边作战,更关键是在于把握好自己的主攻方向。但作为南明兵部尚书及首席军事指挥者的史可法,却做出了错误决策,没有犹豫地选择了“安内必先攘外”的策略,将北方敌人视为主要威胁,而对外族政权置之不理,即使幻想着与其联手抗击另一股敌人。这不能说不是一个致命战略失误。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军事与战争 沐英明朝开国功...
沐英,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本名沐英,字文英。汉族人出生于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1344年至1392年之间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上。 在1362年的一...
宋朝军事与战争 朱允炆与朱棣南...
朱由榔:南明最后一位皇帝的悲剧故事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名为朱由榔的人物,在明朝末年和清朝初期扮演了一个重要而又悲惨的角色。他是明朝南明政权中的最后一位皇帝...
宋朝军事与战争 古韵回响中的现...
古韵回响中的现代光芒:传统文化与美文的奇妙碰撞 在一个被科技和快节奏生活所包围的时代,人们往往会忽略掉那些根植于我们祖先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然而,在这个追...
宋朝军事与战争 一口看完金朝历...
关于郑成功的长相,《梅氏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的皮肤略显洁白,面部轮廓端正,眼睛黑而大,目光闪烁不定。嘴角常微张,牙齿四五颗均已磨成圆润且间距较大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