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怪事儿沈周生平奇迹与书画神韵
沈周简介: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晚年隐居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他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作品包括《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作有《石田集》、《客座新闻》。
沈周的生活:
沈家的文化底蕴深厚,他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而他的父亲则是杜琼的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沈周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书画上。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不愿意参与科举考试,因此全心致力于绘画和诗歌创作。
他对收藏充满热情,对朋友们也极为慷慨,有人甚至将其赝品呈给他,他都乐于题款。这份大度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即便曹太守新建住宅想要雕刻楹联,也邀请沈周来帮忙,但由于对母亲过分担忧而婉拒。
尽管如此,他还是被誉为世外桃源中的“神仙中人”。他的作品流传很广,但真伪难辨。在艺术领域内,他承前启后,为文人画留下了重要影响。他的书法受黄庭坚影响,而绘画方面尤其擅长山水与花鸟,并能手工人物画像,以山水与花鸟技艺最为突出。
代表作品:
目前多数工作藏于中国各大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仿董巨山水图》(1473年)、《沧州趣图》(卷轴版)、《卒夷图》及其他几幅重要作品。而南京博物院也有几幅精品,其中包括1506年的《东庄图》及牡丹之作;辽宁博物馆则珍藏两幅杰作:一是正德二年的《盆菊幽赏图》,另一则是同年间的《烟江叠嶂图》,这两件皆展现出82岁时期的笔墨豪放气势强劲。此外,还有一幅名震天下的《庐山高图》的轴,在故宫展示。
早年,小尺寸较多;40岁后才开始制作大型绘制作品;成熟时期严谨细腻,用笔沉着稳健;晚年笔墨粗犷豪放,气势雄浑。
沈周不仅技术全面,而且功力浓厚,在师法宋元基础上创新技巧,将文人写意山水及花鸟表现技法推向新的高度,被认为吴门派领袖之一。他以描绘高峻的大川、高峰,以及传统三远景观著称。但更多的是描绘南方风光以及园林景物,从中体现当时文人们生活的情调和闲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