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混沌黄得功的逆袭
黄得功,字虎山,明末开原卫人,以勇猛闻名军中。其母早逝,他年幼时便展现出过人的胆略。在辽东战事中,他以刀立足于军阵,斩敌二级获赏五十两白银,为母亲偿还酿酒之钱。
1636年升任副总兵,随总督熊文灿讨伐变民,立下战绩,被封太子太师。1640年在板石畈大败变民军,与刘良佐合力击败张献忠部将马武、王兴国,其中王兴国为张献忠养子,因勇猛著称。黄得功面对箭雨不屈,在转战十余日后杀伤极多。
1642年移镇庐州,其后被封靖南伯,并与刘良佐、高杰为四镇。但史可法因高杰跋扈而令黄得功驻扎仪真,以牵制他。此时高杰怀疑黄得功有袭击之意,在土桥埋伏精兵。黄得功遭伏兵围攻,他连续跳上数匹马继续战斗,一度被敌骑槊挑,但他挟住槊将其拖下马来,最终逃回部队。
此后与高杰和解,但未能报仇。清兵入侵后,他率军抵御左梦庚,并最终击败其父左良玉的遗孀所部。在荻港与清兵交战时,他手臂受重伤,却仍指挥八总兵作战至最后一刻。他虽然粗豪无学问,却忠义天性,对待国事严肃,不轻易妥协,最终壮烈牺牲于江南保驾护航中。他的英勇行为赢得百姓敬仰,而他生前所到之地,如庐州、桐城、定远等地,都为他建立生祠纪念。这位真正的英雄用生命证明了他的品德和忠诚,让历史铭记着他的名字:黄闯子——永恒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