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遗响黄得功与小朝廷的挣扎
黄得功:南明遗响与小朝廷的挣扎
在清兵大举渡江之际,黄得功以勇猛著称的名将,在荻港与敌军展开了生死搏斗。他的忠诚和勇气在那场战役中显露无疑,他虽然身受重伤,但仍旧指挥部下,与敌人顽强拼杀直至生命尽去。
黄得功出身于开原卫,是一名行伍出身的武将。他少年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胆略和机智。在一次酿酒事件中,他仅用一天时间便喝光了母亲酿造的一大坛酒,随后他笑着对母亲说:“要还很容易。”这件事不仅显示了他年轻时的能干,也预示着他未来在军中的辉煌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得功逐渐崭露头角。他先是担任亲军经略,再升任副总兵,并多次立下战功,最终被封为太子太师、署总兵衔。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与刘良佐、高杰等四镇并肩作战,为南明政权保驾护航。
然而,高杰对他的猜忌和怀疑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性的冲突。当高杰埋伏兵力准备袭击时,黄得功毫不畏惧地迎战,一度陷入绝境,但他依然坚持战斗,最终成功逃脱。但就在此后不久,他又被朝廷派往庐州,以抵御左梦庚率领的小股清军。这次交锋中,黄得功再次展示了他的英勇,却无法避免最终的命运安排——在荻港与清军最后一次决战中牺牲。
尽管如此,在历史长河中,黄得功留下的印记依然鲜明。他虽粗犷未经学问,但内心却充满忠义,对待国家事务总是坦诚相待,不顾个人利益。百姓们为他的品德所感动,而庐州、桐城、定远等地都为其立有生祠,以纪念这位为了救国而英勇牺牲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