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驸马安史之乱后的皇帝八次仓皇出幸凄楚岁月
八次出幸,唐朝皇帝的悲壮行走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在763年10月7日至21日的一次仓皇出幸中经历了从长安到陕州,再回到长安的颠沛流离。吐蕃占据了大震关,直取长安,这段时间里李嗣业、郭子仪和仆固怀恩等将领收复了川蜀和灵州。
泾原兵变发生于不久之后,李晟领导军队从咸阳、奉天和梁州(今陕西)进行了一场9个月的反击战。
黄巢之乱持续了4年5个月,在此期间李克用带领军队重新夺回了川蜀地区。
朱玫之乱爆发时,李昌符和王行瑜联手收复凤翔、宝鸡、兴元等地(均今陕西),总共持续2年3个月。这一时期唐僖宗被迫多次逃离,他在895年7月6日至8月27日期间第一次逃往终南山石门镇,而第二次是在896年7月13日至897年8月25日期间,由于受到李茂贞和王行瑜的挤压,又被迫逃往渭水之北,最终返回京师。
最后一次是朱温之乱,这是一场更为深远的危机。在这场混战中,无人能够有效收复失地。第一阶段发生在凤翔(今陕西),持续1年3个月;第二阶段则是洛阳(今河南)的围城战,从903年的1月26日开始一直持续到904年的1月26日。整个过程中,宦官韩全诲利用唐昭宗,将其作为筹码,与不同势力周旋,最终导致朱温建立起后梁,并将洛阳定为西京,而开封则成为东京。这一系列事件见证了一代帝王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哀痛,也反映出当时政治局势的极度动荡与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