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代皇帝冬季逝世之谜解析
清朝入关后,紫禁城内外共有9位皇帝在那里离开了人世。其中,有三位在正月初几离开了这个世界,即春节期间。这三位是顺治帝福临、乾隆帝弘历和道光帝旻宁。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福临驾崩;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弘历也随之辞世;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旻宁也跟着他们去了。
除此之外,还有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四位皇帝死于严寒的冬天。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去世;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亦终老其床;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刚进入冬天时期的光绪也寿终正寝。而宣统(当时已是庶人)则是在公元1967年的10月17号离开了人间,这个时候刚好立冬。
除了年龄因素外,还有一些与当时难以防治的传染病有关联。在24岁和19岁就早逝的顺治帝和同治帝身上,都因为烈性传染病——天花而告别了人生,而这两位都死于天花最为肆虐的季节——冬季。此外,由于结核杆菌导致的结核综合症,没有链霉素这样的抗生素治疗方法,在那个时代几乎无药可救,所以即便是虚弱体质的人,也难逃死亡命运。而这些疾病再加上严寒环境,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打击,最终走向死亡。
从清朝历史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当时人们面对如今我们认为相对简单的问题,如天花病毒和结核杆菌,无力回应,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牛痘疫苗或链霉素等预防与治疗手段。至于一些老年君王们能不能熬过一个严寒多风雪漫长的一夜,就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抵御这一切带来的压力,从而影响到呼吸系统及心血管功能,最终决定他们能否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