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徐志摩梦回长城下的诗句
徐志摩简介:新月派代表人物,诗人、作家。中文名:徐志摩,别名:徐章垿,国籍:中国。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与世界接轨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作品闻名。
家世背景:
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硖石经商,其后世代经商,为硖石徐氏分支之始祖。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实业家的典范,他创办了裕通钱庄和人和绸布号,在当地享有盛誉。
求学历程:
1908年在家塾读书,进入开智学堂学习古文;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今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5年毕业于浙江一中,并考入上海沪江大学法科,但因家庭包办婚姻与张幼仪结婚而转往北洋大学预科攻读法学;1917年随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就读,在校期间广交朋友结识梁启超等知名人士。
留学美国:
1918年离开北京前往美国学习银行学,最终在克拉克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學位,并对社会科学产生深刻影响。在美国期间,他参与了五四运动爱国活动,同时文学兴趣逐渐增加,最终获得文学硕士學位。
英国时期:
1921年受狄更生的推荐成为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研究经济学,在此期间受到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从而形成其观念和社会理想。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如曼殊斐儿的小说,以及法国、中古意大利等国家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写下许多诗歌作品,如《康桥再会吧》等。
回国后事业发展: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并组织俱乐部编剧演戏、举办文化活动。1923年春成立新月社,是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此外,他还曾任职于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对中国现代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0年代辞去了教职,应胡适之邀重返北京大讲堂任教授兼教授女子师范学校至去世前夕。在飞机失事中不幸离世,被誉为“浪漫主义的使者”。
代表作品包括《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他的人物评价多为“浪漫主义诗人”、“资产阶级自由思想者”。他的故居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而他的墓址位于上海静安区漕溪路附近。此外,还有关于他个人生活的小说,如林徽因所著的《我与我的时代》以及其他传记作品详细记录了他的生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