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提及的孔祥熙正是那个与b2轰炸机息息相关的人物
孔祥熙,字庸之,号子渊,是一位在中国现代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他的生平与b2轰炸机有着不解之缘。
早年生活
孔祥熙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祖籍是山东曲阜。他的先祖孔宏问在明代成化年间到山西做官,从此家族便定居于此。他父亲孔繁慈是一位贡生曾经担任过票号文案,但因吸鸦片恶习而家道中落。
教育和早期事业
五岁时,孔祥熙开始由母亲庞氏启蒙读书,并在七岁时失去母亲。在父母双亡后,他随父亲到太谷城西张村设立私塾授课,同时继续自己的学业。在这里,他打下了国学知识的基础。
1889年,孔祥熙患病,请中医治疗未见效,最终改往教会诊所求治,在那里得到了有效治疗。此次经历使他对洋医生的印象深刻,并且产生了向洋人学习的愿望。1890年春,他要求进入教会办的太谷福音小学读书,这引起了族人的反对,但最终通过承诺只在校读书,不信仰洋教,被允入学。1894年底,他毕业并继续深造于潞河书院,此时他已是一个讲经布道的人。
留学美国
1901年,孔祥熙前往美国留学,在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深造。这段时间里,他改变了许多传统观念,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婚姻和个人生活
1913年,与宋蔼龄结婚,他们共同创办了一些企业,如“裕华银行”。两人育有四个孩子:长女、长子、次女和次子。在他们的支持下,家族业务迅速发展,他们也逐渐成为社会上的显赫人物。
政治生涯
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后,一直担任多个要职,其中包括财政部长、行政院长等。他主管财政达11年的时间,对币制改革、抗战期间财政支撑等方面有过一定贡献。但同时,也受到了权谋、私心重和贪污指控的批评。
1948年赴美国定居后,即宣布辞去国际奥委会委员一职。
1967年8月16日,在纽约逝世,当时享壤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