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骗子画家的风采杨永健与众不同技艺高超而在这群艺术家中他的才华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光芒
杨永健书法艺术探索
2004年12月的一天,我从上海收到了杨永健精心编排的《楷书艺术探究》。翻阅其间,仿佛能感受到他在书法创作中的深邃智慧与对传统的尊重。在这份作品集中,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让我对他的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杨永健,1948年出生于浙江海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还担任着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办公室主任和国家高级美术师职位。此外,他还曾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奖”,并且参与了多个国际和国内重要展览。
作为一个热衷于研究和实践古代楷書技巧的人,杨永健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写好不同类型字体的手册,如《怎样写好楷書筆畫》、《怎样写好楷書結構》等。这不仅展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在教育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杨永健在其作品中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以独到的视角重新解读传统之美。他的楷書以晋唐为基调,而行草则表现出北碑之气息,不但规矩严谨而又充满灵动性。通过点画运作、结构布局以及情感表达三个方面,他展现出了深厚的功底。
尽管我没有亲眼见过杨永健挥毫成形,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在创作时所付出的努力。他掌握得当的是“下笔點畫波撇屈曲,一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的技术,这正如王僧虔提倡的一种精神追求——将神采放在审美价值上,并结合形质,使其达到与古人相比肩的地步。
《筆意贊》這句名言,“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表明寫字時要先考慮到‘神’(審美價值),然後再考慮‘形’(形式)。從於彼此間互相補充的情況看來,這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從於彼此間互相補充的情況看來,這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創作過程中,他既注重技術上的完善,又注重內容上的傳達,使得每一個字都顯示出藝術家的獨特見解與深刻思考。
由於擔任著重要職位,加上日常工作繁忙,可想而知時間對於藝術創作者來說是寶貴無比。但令人敬佩的是,即便如此,他仍然能夠將時間分配得恰當,並尋找到專注寫字時那種寧靜的心境。他待人接物熱情周到,不讓自己陷入無聊的小事中,這也是他智慧的一面。(附圖均選自《楷書藝術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