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郑哲敏的科研故事从汗水到结题的辉煌历程
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人们低回哀乐中告别了我国著名力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作为中国现代力学事业的领导者之一,郑哲敏始终牢记和实践着老师钱学森的一句话:“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句话不仅改变了郑哲敏的人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出汗”与“不折腾”
1964年春节过后,中科院院士白以龙成为郑哲敏的研究生。在一次谈话中,白以龙记得郑哲敏说过两句话,一句是“你要干出汗的活,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那种活是没意义的”,另一句是“你要干,就得比别人干得更好,你要是觉得干不了比别人好,你就别干”。这些话语并非仅对学生们要求,更是一种他对自己生活态度和工作标准的一致性追求。
在西安做实验时,50岁的郑哲敏带着白以龙和一些学生一起忙碌。晚上,他们挤在招待所的小房间里睡觉。虽然先生睡眠不好,但为了让大家有个好休息,他总是在他们睡前坐下来看书,有时候看业务书,有时则读《聊斋》等待大家熟睡。他坚持这样一个月,“出汗”了一整月,这一过程中,他提出了新的流体弹塑性模型。
爆炸实验室中的辛勤劳动
在爆炸实验室里做实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像抬钢板之类的杂活, Zheng 先生也都跟着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观察现象、分析数据,最终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就是“出汗”的成果,是不同于常人的东西,是发现、新建构、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行动。
支持与鼓励
1958年,尹祥础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并设立“连续介质力学”课程,以解决力学系课程门类繁多的问题。尹祥础及其他学生根据文献进行初步探讨,并得到钱学森和郑哲密认可,在其鼓励下,他们开始为这门课程编制教学大纲和讲义。在编写讲义期间,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内容交叉检查,“Zheng 先生的指导很细致,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指出来了。”
主讲课堂
1960年,尹祥基础上的固体力学部分,与谈庆明合写流体力学部分。到了1960年,当时还没有经验丰富的大师级教授,而身为青年力的尹祥础被派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固体力学。当他询问是否给谁辅导时,只听到:“不是给谁辅导,是你去主讲。”这一决定,让一个刚毕业几年的青年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也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自信心,因为他知道有具体的问题随时可以向老師询问。
继续深入学习
1984年李世海成为博士生期间,在他的印象中,Zheng 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一次批评发生于李世海读博期间,当他组织青年力量学会并担任理事长花费大量时间参与活动而不是专注于研究。在另一次批评中,当李世海将精力建设项目投入科技服务而忽略科研进展后,又遭到了同样的批评。这两次批评让李世海意识到必须更加踏实深入地进行研究工作,从助理研究员一步步晋升至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非线性连续介质开放实验室(LNM)的成立与发展
1988年6月,由于Zheng 先生的领导下成立LNM开放实验室(LNM)。1995年LNM被评为优秀实验室。此后,它又被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并2001年4月通过验收。此事件之后,对于未来的路途任重道远,还需保持积极进取,不断爬坡。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一定的优良传统风气,如每年的开幕式等,都成了它们共同见证历史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结语: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位大师的逝去,将带走一个时代”,但对于Zheng先生成功,其精神将永远留存,我们的心间,他的人品智慧,将会一直激励我们前行,为我们提供无尽灵感。(倪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