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汉南北朝人物备考刘莫邪逆袭之谜
刘莫邪——御赐的“女秀才” 刘莫邪,江苏南京人,明初京城女子刘莫邪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一生有两奇,一奇是她那个御赐的“女秀才”的名号,二奇则是她后半生暗中联络,拥戴故君的行动,最终,她也就是死在这后一奇上。
家庭
刘莫邪出生于元末南京城中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年幼的刘莫邪被舅舅家收养。她舅舅是个闲散之人,膝下无子,对外甥女充满了爱意和期待。见到小姑娘聪明伶俐,他常教她些名家的诗词,小小年龄的刘莫邪便能听三遍就记住,而且还能依自己的理解评点一番。她的智慧和学识让舅舅感到自豪,每次参加文友聚会时,都带着这位聪明的小姑娘,让她的存在成为聚会上的亮点。
绝句
有一天,在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里,一群文人在花园中举行了一次文学会,小莫邪照例由她的舅父带着参加。这一次诗题为“咏四季花”,每个人都需要在素笺上写一首诗。小莫邪看到了大人们沉思或挥笔创作,不禁也有了参与欲望,所以向舅父讨来纸笔悄悄地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秋风送爽美钱塘,
疏影横斜映月光;
芙蓉娇艳水边舞,
春风桃李满庭芳。
这个时候,小 莫瑕还未完成作品,就把已经写好的诗笺递给了她那激动的心跳如鼓般跳动着的心情中的支柱——她的父亲。她父亲接过诗笺一看,便对众人诵读了一遍,这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这个九岁的小女孩身上,他们惊叹不已于此短短四句话所蕴含的情感与深度,那种对自然景观的精准描绘、对于四季变化的大师级掌握,使得这些老练而又自然流畅的话语,如同春雨般轻柔地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从此,小 莫瑕成为了文集中的正式成员,每当与大人并肩作诗论文,她那不可忽视的地位使得人们开始称呼她为:“神童”。
元末乱世
随着时代变迁,当元朝走向衰落,而各路英雄争霸时期临近,大乱即将爆发。在这样的混沌之中,无论是命运还是文化都变得微妙无常,但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存活下来,而不是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事物。而身为“神童”的刘 莫瑕,也因此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关注。
重返公坛
朱元璋最终以武力统治中国,并建立起明朝,他定都南京,使得城市再次繁荣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种新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文化复兴。随着时间流转,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姑娘逐渐展现出了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她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获得了广泛认可,还因为其与大长公主之间特殊的情谊而受到许多贵族家庭青睐,被誉为社交界上的高级名流。
面试及荣耀
正是在这种盛况之际,有消息传来说,一位来自京都的大长公主极力推荐了一位才华横溢、擔负良好声誉的一位女子,她请求皇帝召见该女子进行面试。这份推荐让皇帝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热爱文学艺术的人。当这一女子站在殿前时,那股淡定自若、一丝不苟的气质令朱元璋印象深刻。他通过几个问题测试了解这少女内心世界,并且非常满意于她的回答,最终决定亲手授予这位少女一个特别礼遇——授予她“女秀才”称号。这份非寻常礼遇并不遵循科举考试规则,即使如此,它仍旧是一种最高尚且难忘的一份赞赏,是一种超越时间限制、跨越身份界限的一种精神交流。
从此之后,“御赐女秀才”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传奇故事,它既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人才和文化价值的认可。而作为其中重要角色之一,被尊敬又被怀念的是那位拥有这样殊荣的小姑娘— 刘 莫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