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后宋朝如同一位失去了英雄的皇帝空有一身龙衣
宋太宗(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字廷宜,是宋宣祖赵弘殷与杜太后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早年经历了兵变,并在兄长的支持下成为了殿前都虞候和泰宁军节度使。开宝九年,他继承了兄长的位置,成为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即位初期,赵光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并且加强中央集权,将一些元老宿将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以便于控制。此外,他还扩大了科举的取士规模,使得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入仕。
南征北战方面,赵光义继续统一事业。在他的领导下,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和割据两浙的吴越钱氏相继归顺。然而,在对辽国、西夏和交趾(越南)的战争中,他面临了多次失败,这些失败限制了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传位问题上,由于长子赵元佐因叔父冤死而发疯,因此被废为庶人。随后,其弟赵元僖被立为准皇储,但不幸早逝,再次出现储位空缺的情况。最终,在寇准等人的支持下,他三子寿王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即后来的真宗。
在病重之际,赵光义崩于东京宫中,被尊谥为神功圣德文武皇帝,与其兄同享庙号太宗。他的一生虽然充满挑战与挫折,但他也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为宋朝稳定和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