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唐宣宗皇帝简介在自然的背景下
唐朝贵公子李忱(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以皇太叔继位,年号“大中”。
作为一位风云人物,李忱勤于政事,对内整顿吏治、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的百官昭雪。他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加强了边疆的安全。此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是晚唐再次繁荣的时期。
除了政治上的成就,他还以诗书闻名。《全唐诗》录有其诗六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在他的统治期间,他不仅重视人才选拔,而且对待臣下的态度严明,不徇私情,有着很高的人格魅力。
尽管他有着许多优点,但最终还是因病驾崩。大中十三年的八月,他驾崩,在位十三年,被后人尊称为“小太宗”。他的谥号是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被后世评价极高,与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 唐太宗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