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天仙配韩再芬徐代泉音乐工作者的传奇故事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的传奇故事:从庐剧到黄梅戏的转变之旅
在他的家乡,庐剧是流行的艺术形式,他年幼时就被其独特的旋律所吸引。1958年,他凭借非凡的二胡技艺考入了安徽省艺校,并在那里学习了三年庐剧音乐,同时也学会了作曲。他对庐剧充满热爱,对其熟悉程度远超黄梅戏,但当他即将毕业准备展现才华时,学校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这一打击让他感到迷茫,却也激发了他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心。
尽管学西洋音乐的同班同学何合浓被分配到了庐剧团,而徐代泉却被留校进行教学工作,这让他深感困惑。但学校领导给出的理由——为庐剧留下种子,让他心服口服。然而,这份希望最终未能实现,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招收庐剧班。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徐代泉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拳脚,只能选择转向黄梅戏,以此来尽快掌握新的艺术领域。
但与众不同的,是徐代泉并没有放弃,他采取了一种笨办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他通过记谱和聆听,与十几岁的小孩一样迅速掌握知识,最终成为编写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力量之一。
他的生活中充满挑战和创造力。一边教书,一边创作,一边研究,每一项工作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教学方面,他不仅在本校授课,还担任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在创作方面,他为多部电视舞台劇撰写过音乐,并涉及多种不同地区的传统乐器;而研究方面,则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泗州戲”、“安慶彈腔”等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被评为“编纂成果二等奖”。
至今,在65岁高龄仍然活跃于舞台的是这位著名作曲家——徐代泉。他曾任职于安徽艺术学校、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近20年,是中国戏曲学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其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乐器文化以及推广新生意念一直是不断探索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