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女驸马全集中的徐代泉黄梅音乐的魅力之声
徐代泉,庐剧音乐的遗珠:从庐剧到黄梅戏的转变之路
在他的童年,庐剧的旋律如同家乡的呼吸,他在其中成长。1958年,他凭借精湛的二胡技艺考入安徽省艺术学院,并在那里深造了三年庐剧音乐。在那个年代,只有他一人坚持学習,而学校最终决定撤销庐剧专业。这一决定让他心灰意冷,但学校领导的话却给了他希望:“我们要为庐剧留下一个种子。”然而,这个种子未能及时发芽,直至1993年才有机会再次播种。
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徐代泉一直没有机会将他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他被迫放弃对庐剧音乐的追求,将目光转向黄梅戏。尽管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为了迅速掌握新领域,他采取了一种笨拙但有效的手段——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他不仅能够快速学习,还开始编写教材,为艺校中的黄梅戏教学曲目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创作对于徐代泉来说是一项艰辛而又充满激情的事业。他投入所有的心力和感情,将自己融入每一个音符中。当面临创作上的困难时,他会陷入长达数天甚至数周的沉思。但一旦作品完成,那份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无论是在悲伤的情节中流泪还是陶醉于完美的声音,每一次都是对艺术传承的一次致敬。
作为一名教师、作曲家和研究员,徐代泉的一生都围绕着教育、创作和研究展开。他不仅教授过中国戲曲音樂學院,並且参与编纂了《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他的名字与黄梅戏电视剧紧密相连,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等,都拥有他独到的笔触。
尽管已退休,但65岁高龄的徐代泉依然保持着活跃的地位,在中国戲曲學院和安徽大學藝術學院担任客座教授。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一生的经历见证了他的执着与热爱,也证明了艺术精神永远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