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隋朝末代皇帝南宋时期珍贵文物列表
杨侑简介:隋朝末代皇帝,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随隋炀帝巡幸晋阳,拜为太原太守。不久镇京师。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入长安,被拥立为帝,大历改元“义宁”。义宁二年(618年),被废黜,为酅国公闲居长安。武德二岁遇害或病死于15岁,其谥号恭皇帝葬于庄陵。
生平早期经历:大业元一年出生,是隋炀帝的孙子、元德太子第三子的儿子,由韦妃所生。在大业三年被封为陈王,然后又更名为代王,以食邑一万户。大业十一年的春季,他跟随父親在京城留守,并任命他为太原总管。他还在同一年的秋天,被授予晉陽總管职位,並且於當地擔任了長達兩年的官職。
登基與統治:五月十五日,在李渊的支持下,他在長安正式成為皇帝並宣布了新的一個紀元稱為“義寧”。然而,他實際上是一個傀儡君主,而不是真正掌握權力的統治者。在他的統治期間,大量的人民因饑荒和戰爭而死亡。
罷免與後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地位開始動搖,最终在618年的六月十二日被迫退位給李渊,並降為酅國公。他最後於619年的八月初一去世,有說法是他是在逃亡時遭到刺殺,也有說法是他因病去世。
評價与纪念:关于他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孩,不足以成为一个好统治者;也有观点认为尽管如此,但作为历史人物还是值得我们尊敬,因为即使处于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也尽力维护国家秩序。而至今,其陵墓庄陵位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为平地起冢,其形制规模都较靖陵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