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泰京剧史论研究者解读古戏今事的时空穿梭者
幼年读私塾,擅长德语、英语,七年(1918)任北洋政府秘书。十一年(1922)调任农商部参事,十三年(1924)任内务部参事等职。后从事实业。先后任青岛华新纱厂董事、天津元安信托(银行)常务董事及董事长、青岛华新纱厂董事长、上海信和纱厂董事长、上海茂华商业银行常务董事等职多年。
他于十七年(1928)编著《续封泥考略》,由于续封泥上所施印文皆两汉官印,对于考证古代官制、地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1949年他由上海移居香港,后定居美国华盛顿,闭门著述,潜心学术,著作甚多,其中《后汉县邑省并表》、《三国志世系表》,弥补正史之缺憾。在戏曲方面,他造诣博精著述尤丰,其中《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辑录了嘉庆十八年至二十一年(1813-1816)的北京戏曲界资料,为书籍记载所无,该作品极受学者重视。
他所藏昆曲身段谱,有乾隆“至德书屋抄本”的《幽闺记》中《拜月》、《回军》、《双拜》等出,以及其他版本的各类传奇剧目,这些珍贵文献资料对京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与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高秀丽等名伶交往密切,因而熟悉梨园掌故和舞台变迁。他曾为杨小楼演出的《宁武关》拍摄舞台电影,为刘宝全的京韵大鼓录制多张唱片。
他的书斋名“几礼居”,其中珍藏的戏曲图籍均归入“几礼居藏书”,个人的一部分戏剧论述均收入“几礼居丛书”。凡所手抄的清代内府各大传奇均以较高润笔请人用几礼居特制笺纸工楷抄录,并精装成函,以统一命名为“至德书屋藏本”。
1957年的捐献活动,使得许多珍贵史料得到了更广泛的地面展现,其中包括百代、高亭公司制作的近20世纪30年代京剧唱片。这批唱片对于了解当时京剧艺术发展状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此外,还有许多关于老艺人的生平和舞台艺术谈论,以及大量关于戏曲源流及版本的小册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宝库。
总结来说,无论是作为历史学者的经历还是作为戏曲爱好者的收集,都体现了周明泰这一知识渴望与热爱生命的人格魅力,也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及其文化遗产。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将自己的知识和收藏传递给下一代,更使得这些宝贵资源得到保存和发掘,为未来的一代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