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 黄梅戏音乐工作者 徐代泉 龙女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曾在庐剧领域有着深厚的根基。1958年,他凭借二胡独奏技巧考入安徽省艺校,学了三年庐剧音乐,并学会作曲,但学校却在他毕业时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尽管如此,学校领导仍留下他作为“种子”,但直到1993年才再次开设庐剧班,这期间30多年里徐代泉只能转而学习黄梅戏。他通过记谱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最终成为教材曲目的主要创作者。
从事戏曲音乐的生活既苦又难,却是少数人选择的道路。徐代泉投身于创作中,无论是在写悲剧还是喜剧,都能感受到自己作品的情感渗透。这份投入不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上,也体现在对不同剧种如黄梅戏、庐剧、京劇等的研究和创作中。
作为一名多产的作曲家,徐代泉涉猎广泛,从教学用例到原创电视和舞台剧,他都有所贡献。在他的生命轨迹中,一生三项工作——教学、创作和研究成为了他最宝贵的遗产。他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并主编部分内容,为泗州戲和安慶弹腔等传统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至今为止,65岁高龄的徐代泉依然活跃于学术界,他曾任职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近20年的教研室主任,现在则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及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此外,他还以其丰富的心血之作,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以及《祝福》,为黄梅戲音樂電視劇带来了新的视听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