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女驸马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的传统韵味
他的家乡深受庐剧文化的影响,他童年时期便在庐剧的旋律中成长。1958年,他凭借出色的二胡技艺,通过了安徽省艺术学院的入学考试。在那里,他学习了三年庐剧音乐,并掌握了作曲技巧。他自称对庐剧的了解和热爱远超过黄梅戏,当时他与四位同学相比,只有他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成为唯一一个未放弃这条道路的人。但就在他即将踏上职业生涯之旅的时候,学校突然宣布撤销庐剧专业。这一决定让徐代泉感到困惑,但学校领导解释道:“我们要为庐剧留下种子。”然而,这颗种子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未能茁壮成长。
随着时间的流逝,徐代泉最终转向黄梅戏领域。他意识到为了快速掌握新领域,他必须采取行动——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尽管面对新的挑战,但由于他的才华和毅力,他迅速融入了这个世界,并且很快成为教学曲目的主要作者。
对于许多人来说,从事戏曲音乐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而回报往往有限。但徐代泉没有被这些挑战吓倒。他投入所有心力于创作,每当遇到瓶颈时,都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直至找到解决之道。当他完成作品并听到演员录制后的音频时,那种感受是难以言喻的。
徐代泉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创作和研究。在教学方面,他不仅在本校教授,还担任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即使退休后也从未停止过工作。在创作方面,不仅限于黄梅戏电视剧和舞台剧,还为60多部教材编写过音乐,涉及多个不同的传统戲劇形式。而在研究领域,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副主编之一,以及主编“泗州戲”、“安慶弹腔”篇章获得“編纂成果二等獎”。
谈及安徽地区黄梅戲音樂電視劇,无人不知其杰出贡献者——徐代泉先生。这位65岁高龄仍活跃于舞台的大师曾任职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近20年的主任,在退休后依然担任中国戲曲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