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王朝顺序表明朝那些事正史与野史的壮观对决
《明朝那些事》这部小说被许多读者称作是了解明朝历史的宝贵资料,而对于《明史》则常常遭到质疑,人们认为它中的记载多为清朝时期的篡改和误导。然而,当人们意识到《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并非专业学者时,他们便会提及一位权威的历史学家——毛佩琪。他们相信,只要有毛佩琪教授的话作为依据,那么一切关于明朝的伟大成就都可以得到验证。
然而,这种信仰却经常被揭露出来的问题。当毛佩琪教授在电视节目中讲述“朱元璋重刑治国之谜”时,他错误地指出明朝官员的考核由吏部和督察院负责。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错误。此外,在他的另一本书《细解明朝十七帝》中,毛佩琪还声称帖木儿国在洪武年间向明廷纳贡。但实际上,“洪武”是朱元璋唯一使用的一次年号,而洪武之前,大明王朝尚未建立,因此帖木儿国如何能向其纳贡呢?
相比之下,有些人对隋炀帝杨广持有极高评价,即使他因疏通运河而引发了黄河长江流域两大经济区最终融合,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但这种观点与主流历史叙述不同。
此外,毛佩奇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其他史料方面的问题也十分严重。他曾经说过中国疆埸在成祖时期达到空前广阔,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阶段值得注意:秦王朝统一中国后,其疆域基本达到了300万平方公里;汉武帝开辟了河西走廊20万平方公里,加上第13世王朝拓展云贵高原33万平方公里,使得中国面积达到350万平方公里;直至清代,最大的版图是在17世纪内蒙古1000万平方公里、1644年的东北2480万平方公里、1683年的36000平方公里、1697年的1800万平方公里等。而到了18世纪末,清帝国版图虽然缩小,但仍然比现在的大,以1500余万元平方千米计。
总结来说,从最初的小说到最后所讨论到的问题,无不揭示了一种信仰与证据之间尖锐对立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