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八旗军告老还乡中国历史上的勇士归隐之旅(图)
在古老的中国,官员们有时会因为年纪大了或者身体不适而向皇帝请求辞职,回到家乡生活,这种制度被称为“告老还乡”。它是中国历史上官员提前退休的一种方式。在《春秋公羊传》中,有一句“退而致仕”,意思是交换自己的权利给君王。这一制度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在汉朝发展到了唐朝,然后在宋、元、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在唐代,七十岁是官员可以退休的年龄,但如果官员身体状况差或患病,他们可以提前申请退休。明朝则规定六十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可以申请退休。不过,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健康问题或其他原因提前提出辞职。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一个情节展示了这种情况:当主角刘罗锅年事已高,他便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并得到批准后,便带着小毛驴回到了山东故乡。
有三种情况通常导致人们主动要求“告老还乡”:
回避权力斗争:范蠡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辅佐越王勾践复国之后,因为预见到自己成为目标,被杀,所以选择了告老归隐。
无心于官场:“告老还乡”的人往往已经没有对工作的热情,只想回家。陶渊明,就是因为想过一种田园生活,所以请辞。
客观条件,如体弱多病,不堪重任,就会申请“告病还乡”。
虽然这是一项重要的人才流动政策,但也有例外,比如张禹尽管多次请求被拒绝,最终还是坚持留下。他被认为是一个忠诚的臣子。从某个角度来看,“告老还乡”对于人才资源流出的循环,也对农村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