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差异犹如辽金之战在正史中的隐匿
翰林院作为皇帝的顾问和秘书,源远流长至唐高宗时期。明朝废除宰相制,朱棣以几名翰林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制度逐渐形成。此时内阁不同于宰相,不仅不统驭六部,更受限于内监。
学者张飞燕在《紫禁城杂志》中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故宫最初建立的内阁,是翰林院的一个特殊职能分支机构。在宣德年间,宣宗命阁臣代为批答奏章,使得阁臣独立批答,同时办公地点由御前转移到文渊阁。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在永乐时期新署落成后翰林院迁出,并将文渊阁正式定为内阁官署。因此史料中对于永乐时期参与机务的地点皆云“东角门内”、“奉天门内”,而后人记载正统以后的则直接指称“文渊阁”。
这一次从御前到文渊 阙的一次变革,一方面使得内阁由临时性设施转变为永久性机构,其拥有自己的官署,不再是御前的侍从幕僚,而是明代中枢的大臣;另一方面,这表面看似升级的地位,却为宦官擅权创造了条件。
清朝入关后恢复明朝的制度,但规模庞大,有288人正规编制。然而,它们只负责一般事务,而重大和机密的事务则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办理。在康熙新政后,由于皇帝亲自处理政务,便需要一个新的机关来处理机要事宜,因此军机处成立,以便更好地控制中央决策。
雍正帝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将其设在隆宗门内部。这一机构主要负责办理重要且敏感的事务,所以必须保持高度保密。而这些工作人员不但没有其他高级官员那么多权限,而且即使是王公,也不得擅自进入他们工作的地方,即便是最高级别的大臣,没有特许也不能进入军机处值班房。如果非要进入,还需经过严格审查。
总结来说,尽管两者的职责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合作关系。一方面,他们各司其职,对外交互配合;另一方面,他们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目标——维护帝国稳定并确保皇权不被侵蚀。但无论如何,这种体制最终导致了清末的衰败,因为它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从而无法适应快速变化世界中的挑战,最终导致帝国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