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推翻元朝起义背后的复杂情节与明朝历史书籍的差异探究明朝那些事儿7本和9本的区别解析
我可以说,作为中国古代五千年的开国皇帝之一,我朱元璋的出身之卑是显而易见的。在元朝时期,家中大多数人因饥饿而丧生,而我则无路可走,才被迫加入红巾军起义。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对元朝怀有极大的仇恨,并且歌颂起义。但当我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却不断地歌颂元朝,为忽必烈修庙,并且亲自下跪磕头,还大骂红巾军是“草寇、流氓、盗匪、大逆不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登基后的表现:第一,歌颂元朝。在我的登基诏书和对元朝的评价中,我称赞了元朝为“天命所归”、“国强民盛”、“法度严密”,并且表示自己在有着这样的伟大时代生活。我还说:“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第二,为忽必烈磕头。当我在南京建立新都后,我给予了 元朝的皇帝尊重程度,这一点体现在给我忽必烈修建庙宇,并且亲自撰写祭文以缅怀他。这个场面非常恢弘,有着深刻的情感表达。
第三,大骂红巾军是盗匪强盗。当时,当朱允炆即位,他将自己曾经参与的红巾军描述为“妖人”、“乱民”、“强盗”等,即便是在《洪武实录》这样的官方记录中也能看到这些字眼。这让我想知道很多人会问,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这些行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要维护合法性。每个王朝都讲究其合法性,因为古代人们相信天与人的关系,因此新的王朝要想要说自己拥有天命,就必须承认前一个王朝也是拥有天命,只是在某一刻结束了。而通过向前面的君主表示尊敬和致敬,就能够证明这一点。
二是不鼓励叛乱。通常情况下,当一个新皇帝上台后,都会努力划清与起义或农民军之间的界限。这是因为,如果你去歌颂起义,那岂不是在鼓励更多的人起来反抗?因此,当朱允炆成为皇帝后,他用言语攻击那些参与过起义的人,是为了教育人民不要做出类似的举动,而应该保持顺从。
此外,即使是在自己的著作《大诰》里,也明确指出:“饥谨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 这句话告诉百姓,即使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况也不应选择暴力手段,而应坚守国家稳定和我的统治地位。我也明白如果没有足够的手段来维持现状的话,一切都会崩溃,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不愿意冒险让自己的江山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