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版图辉煌蟒袍荣耀谁手
蟒袍,亦称花衣,以其绣有蟒纹而得名,是古代官员的盛服。然而,上绣蟒非龙,只因爪上四趾,而皇家之龙五趾,所以四爪(趾)龙为蟒,故称。此外,蟒袍还被称作花衣或蟒服,不仅官员可以穿,还有封诰的妇女也能佩戴此荣耀。
在中国戏曲中,蟒袍是专门用于表演的一种服装,即所谓的蟒袍。在古代,这种奢华的礼服不但体现了着装者的高贵身份,也反映了他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身穿蟬袍,便是大夫们追求的最高理想,那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
然而,在明代,这种特殊的恩赐并不是随意给予任何人的。它与飞鱼服、斗牛服等同样都是皇帝特意赏赐,并为了保持这一尊荣,明廷多次发布禁令,不许普通官员擅自穿着这种特别恩赐的大礼服,如嘉靖年间便有“文武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的规定。
那么谁能够获赐这样的荣耀呢?由于这并不像评职称那样有固定的标准,但通常需要对国家贡献巨大且得到皇帝信任的人才能够获得。如果说洪武朝学士罗复仁是明代第一个获赐螂袍的人,那么刘健、李东阳、徐阶和张居正等著名阁臣也是例证,他们都曾经受到了这样无上的殊荣。而除了这些内政高级干部外,一些藩属国或北地民族首领也有机会获得这种恩典。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这样的恩赐并不是所有“外国元首”或部落渠酋都能享受到。但即使如此,有关螂袍式样的记录显示出不同的身份和尊严,它们包括通体纹螂和以螂作为装饰的手法。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全身覆盖以螂图案,更显尊贵;另一种则以螂图案作为补子或当膝等位置上的装饰,其次于前者。这一系列繁复的手工刺绣艺术也反映出不同社会层级之间的差别。
最后,由于晚期明朝名器泛滥,即使私人也开始模仿这种豪华礼服,因此关于公私界限的问题变得更加敏感。有一则趣事发生在嘉靖十六年,当兵部尚书张瓒朝见天子时,被误认为他正在穿着“螂袍”,因此遭到责备。当张瓒解释自己所穿乃是钦赐飞鱼之物时,此事件才告一段落,可见即使是在最顶尖权力核心下,对这些细微差别还是难免会引起误解甚至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