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朝历代帝王刘国能之姿仿佛指挥历史的航船稳健前行
刘国能,陕西延安人,以闯塌天闻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后归顺朝廷。早年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共同揭竿,攻破州府,声威远扬。崇祯三年,他率部东渡河流,进入山西,再次掠夺畿南及河北地区。崇祯六年冬,他进军湖广郧、襄一带,不断攻陷县城。
崇祯七年正月,他入蜀中,并迅速转向东方,但遭遇陈奇瑜的抵抗被迫退走。在汉南被困于车箱峡之后,他假意降服才得以脱身。但不久又重新举起义旗,在江北地区大肆 pillage。他避居商洛山中躲过追捕。
崇祯九年,与李自成和其他起义首领一起从郧、襄方向推进至兴安和汉中的战场,而总督洪承畴奉命讨伐他,使他不得不多次迁移。他在荆、襄之间与秦良玉麾下的将士交战。此时,与其他十七个营联合前行至潼关附近,因孙传庭坚守严密,被迫撤退并向南移动。
随后直达江北地区再次遭到明军的几次包围,最终返回黄陂,然后转而攻击河南省境内。这一次他击败了参将李春贵,对开封构成了威胁。当时,由于他的威名,一些起义军成员对投降有所考虑。然而,由于与张献忠存在矛盾以及左良玉的失败,这让刘国能感到自己可能会被并吞,因此决定归顺朝廷。
崇祯十一年正月,在随州就范,并表示愿意将全体部众编入政府军籍,并亲属麾下尽力作战。这番表态赢得了熊文灿的大喜,并获得慰藉,被授予守备职位,加派隶属于左良玉。在此之后,刘国能成为了一名受朝廷约束的官员,从未再有叛逆之心。他的勇武能力也为他赢得了许多功绩,最终授予副总兵职位。在同一年四月,他协助秦良玉会师南阳,大败李万庆及其部队。此后秋季,当张献忠和罗汝才再度起事时,熊文灿命令刘国能联手李万庆前往讨伐并保卫郧阳。而当李自成侵扰河南时,刘国能则退守叶县。
最初的时候,当两人一同参加起义活动时,他们是兄弟般的情谊相结。但是当刘国能归顺朝廷后,这些曾经的盟友变得忌恨他。不久在崇祯十四年的九月份,一支主力包围了叶县进行四面猛攻,但由于力量悬殊,最终导致城池失陷而被俘虏。当即由李自成劝诫:“你是我故人,你何必降敌?”但是在这个时候,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们选择保持他们对国家忠诚和正义感,所以最终以愤怒拒绝说出:“我先前与你共谋反乱,如今却是皇室臣子,为何还要投靠反贼?”最后因其言辞激烈而遭到了杀害。
消息传出後,因为其忠诚行为,还特赠左都督兼荣禄大夫,以及建造纪念庙宇来铭记其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