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史最值得借鉴的是什么明末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简介刘宗周是怎么死的
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被誉为宋明理学殿军。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在外祖父的影响下,从小就接触到儒学。十七岁时,他开始跟随鲁念彬学习八股文,并在一年内取得了显著成就。万历二十五年,他中举人,万历二十九年考中进士,但由于母亲去世,没有即刻入仕。
此后,他拜德清学者许孚远为师,继续深造。在许孚远的指导下,刘宗周专注于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学习之中。他受到了许孚远极大的影响,并曾经表示:“余年26,从德清许恭简公游,邑己问学,于今颇有朝闻之说。”
万历三十二年,他被授予行人司行人的职位,但不久后他对官场感到失望,便回到家中。在闲暇时间里,他常去大善寺开课授徒。尽管生活困苦,但他拒绝了许多官吏的访问,以保持独立。
万历四十年,他被恢复原职,并在途径无锡时,与高攀龙切磋学问,这段经历对他的思维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他更加专注于治心之功。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如同其他许多官员一样,最终遭遇党争和打压。当时的朝政黑暗,不仅权臣当道,而且皇帝也沉迷炼丹长生,对朝政漠视。在这种背景下,刘宗周多次上书反对魏忠贤,却遭受报复,最终被罢官回家。
南明时期,当杭州被清军攻陷之后,刘宗周绝食二十三日而亡。他的门生私自给他上谥号“正义”,而清朝则追谥“忠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