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太监掌权下跪之姿明朱允炆伐燕檄文对偶
明朝的太监权力鼎盛:从魏忠贤到刘瑾,宦官之风不可一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帝后与太监》,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明代太监的兴起和影响。作为最为显赫的一时,明朝见证了太监权力的巅峰,其势力范围广泛至于天下,一些人甚至为了获得宦官的青睐,不惜认阉作父。
诗人以讽刺之笔描绘这一社会现象:“干儿义孙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顾秉谦,以礼部尚书之职姿态恭敬地跪倒前魏忠贤,并将其子推给对方作为孙子,此举得到了魏忠贤的大喜,即刻赏赐银两,并授予官职,使顾秉谦及家人都受益匪浅。
在明英宗时期,王振掌控大局,无论是谁若不依附王振,都难免遭遇不测。人们开始通过行贿或送礼来赢得王振的欢心,但这种方式显然不足以表达他们对他的尊敬,因此人们开始下跪求恩泽。在一次偶然相遇中,有位名叫刘睿的人竟在众目睽睯下跪倒给王振,这一姿态深获王振青眼,被即刻封为户部左侍郎,然后迅速晋升至户部尚书。
汪直作为特务头子,其周围的人纷纷表现出极度巴结的心情,他们在汪直面前低头如捣蒜、拉腿似烧葱。《余冬序录》记载了一则生动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位叫做尹躺的尚书由于眼红汪直被宠信,便通过朋友——都御史王越来牵线搭桥。他询问如何才能拜见汊直,最终决定直接前往汊直府上告,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先进去再等待通知。这次行动让尹躺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手腕和机智,让他直接进入了汊直府,而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跪拜,只有当事者知道他的确切身份和地位。
张居正,即使是这样一个高贵的地位,也在刘瑾面前自称“晚生”,显示出当时宦官权力的强大。在《觚不觚录》中提到,大臣们看到那些跪在地上的形象实在令人震惊:“国朝文武大臣见王振跪者十之五,见汪直跪者十之三,见刘瑾跪者十之八。”而当魏忠贤达到顶峰时,那些争夺成为其干儿或义孙的人们络绎不绝,如同追逐鹰隼一般。当时内阁首辅、六部九卿、四方督抚也纷纷效仿,这种风气形成了一种奇怪而又荒唐的情景,其中出现了“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多样的称号。而张居正在任相期间,《明史.冯保传》指出,他能够得到委以重任并专管国家政务,是因为有冯保这样的左右手支持。不过尽管如此,当时社会风气却充满了“刻薄相尚,变诈相高, 谄媚相师, 阿比相倚”,即刻认定别人的错误行为为正确,从而获得立足之地。此种现象成为了那段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