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果尔之母明仁宗朱高炽
,(公元1378-1425年),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仅一年,病逝于钦安殿,终年47岁。葬于献陵(今北京十三陵)。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以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喜爱。他喜好读书,对一生嗜武的明成祖而言,不被欣赏。成祖起兵靖难,将朱高炽留守北京,他以万人之军成功阻挡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
此后,由于体态肥胖,不便随军作战,被留在后方,而他的弟弟朱高煦则走上了前台。在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靖难成功后,成祖登基,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因为他是太祖亲自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合法继承人。而且他的长子敏慧异常深得成祖喜爱。
永乐22年7月18日,65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途中病逝,由杨荣等密报,其儿子即位改号洪熙,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如赦免旧臣、平反冤狱、选用贤臣、削汰冗官等,使得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得到缓和。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学,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贡献,为保证北方人能考中进士,他规定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公元1425年5月2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宫内钦安殿,被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尽管他在位时间短暂,但对明朝推行政策有重要影响,为自己即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被称为一代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