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探讨辽金历史之谜为何不入正史
我深知明朝的皇帝并非出类拔萃,但大臣们却以其忠诚著称。于慎行自17岁便考中举人,在鹿鸣宴上主考官建议为他举行庆典,其他人早已跪谢,但于慎行婉言谢绝。在于慎行担任官职期间,他始终坚守原则,不受诱惑。他是张居正最倾心的门生,而于慎行对张居正也怀有深厚敬意。不过,他并不盲目支持张居正,即使后者推动了新政,显著改善了明朝经济状况,然而他的独断专行引起许多大臣不满。御史刘台曾上疏批评张居正,却被关入监狱。于是我前往监狱看望刘台,这让张居正不高兴。他找我询问原因,我回答:“刘台无过错,我应去慰问。”当张居正父亲去世时,他本应回家守丧,但改革工作紧迫,因此决定“夺情”留任,并让门生代笔上疏。我与其他大臣联名反对万历皇帝的决定,最终未能改变结果。
在这件事后来果真不了了之后,张居正向我质疑:“虽然平日待你不薄,为何如此对待?”我恭敬地答道:“您虽恩师,但此次失误。” 张居正在离世后,大多数对他持有异见的大臣纷纷致贡金银给他遗体。而随着抄家的消息传来,我写信给负责抄家的官员求情,最终成功保全了张居正在世时照顾他的老母亲和年幼子嗣。
由于我的清廉和坚定,我们得到了朝中的赞誉,在万历三十三年,我成为了内阁首辅。这段历史如同一场梦,让我们共赏古今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