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遭遇天灾历届朝代统治时间何以李自成得以粮草充足
在明朝末年,小冰河期的长期干旱与蝗灾共同摧毁了农业基础,江浙等地亦难逃其害。北方更是赤地千里,百姓与朝廷同遭困境,这些自然灾害成为明朝覆灭的关键因素之一。连锁反应下,年复一年欠收导致米价飞涨,民众无粮可食,流民四起而成反抗势力,其中李自成领袖之姿尤为显著。内外交迫下,明朝不仅百姓饥寒交迫,更是军队饥饿、衣衫褴褛,无力抵御李自成与清军的挑战。
然而,在这场持续不断的灾害中,李自成所率军队却能保持粮草供应,其秘诀简洁而有效——“以战养战”。主要策略包括:
一、攻占官府粮仓。在农丰时期,即便农民有余粮,也需向官府缴纳,以备不时之需。当李自成攻破城池后,便会夺取这些储备,以补充军中的粮草。
二、掠夺藩王财富。尽管藩王失去了兵权,但仍握有巨额资产。当李自成平定藩王领地后,将其财宝悉数拿去。他利用这些资金在南方购买剩余粮食或从商人手中采购,与此同时解决了自身和部下的食物问题。
三、实行自给经济。一旦掌控一定地区,他还鼓励当地居民种植作物,从而确保了自己的军队能够获得稳定的食物供应。这一措施彻底解除了绝对性的粮草短缺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