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赋诗上林
光武帝,字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新莽末年,他与兄长刘演一起加入了绿林军,以恢复汉室为自己的号召口号。在更始政权中,刘秀利用在河北的作战机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更始三年六月,他在高地称帝,即为光武帝,以建武为年号。建武初期,他获得了洛阳守将的投降,并定都于此。他继续保持汉朝的称号,因为他的都城洛阳位于长安以东,因此史书也将其称之为东汉。
光武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在官制方面,他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并增强对军队的控制。此外,在经济领域内,他实施了度田制度,将公田分配给农民耕种,加大垦荒、发展屯田等措施来提振农业生产,还通过这些手段安置流民并帮助贫困户。在思想文化上,光武帝倡导经学,对名节有所表彰。
由于这些措施,使得当时社会稳定而且经济繁荣,这一时期被后人誉为“光武中兴”。他在位三十三年后去世,但留下了深远影响,为东汉王朝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