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中的李渔与闲情偶寄(图)
李渔的画像与王家训的笔触,展现了17世纪中国戏曲理论家的多面性。他的《闲情偶寄》不仅是一部科学小品集,也是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洞察。这本书包含词曲、演技、妆容、居室、器玩、饮食、种植和养生八大类,共234个小题,涵盖了戏剧创作与表演、妆饰打扮、园林建筑设计至饮食烹饪和医疗养生的广泛内容。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展示了他对于各种菜蔬食法的精湛知识。他提醒读者如何烹调冬瓜和甜瓜,不要让它们过于熟或生,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李渔还讨论了美容打扮,特别是在妇女衣衫这一章节,他强调“肌肤近腻者,衣服可精可粗;其近糙者,则不宜精而独宜粗”。此外,他对传统民居建筑也有深入研究,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
《闲情偶寄》的颐养部分则专注于健康与长寿问题,包括预防疾病以及治疗方法。在最后一章里,即“疗病第六”,作者详细分类药物并自嘲地称之为“笠翁本草”。现代散文家林语堂赞赏这段内容,将其比喻为医科大学的一年学程。此书虽写于数百年前,却依旧能给我们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