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版图下的李渔闲情偶寄(图)
李渔,17世纪中国戏曲理论家与科普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以其广泛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学小品集。李渔生于江苏如皋,字笠鸿,号湖上笠翁,以其家族之富而未曾仕途。在明末清初,他迁居杭州、南京,从事书籍刻印业。
《闲情偶寄》不仅是李渔戏剧创作及戏曲理论研究的成果,更是一本涵盖词曲、演技、妆容、居室、器玩、饮食烹调、种植与颐养等多个方面的小品集。这本书共234则小题,其中包括了饮馔部中的蔬菜第一,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和处理蔬菜,强调了食物卫生的重要性,即便在当时也考虑到了各种污染问题。
此外,《闲情偶寄》还包含了一些关于美容打扮的话题,如肌肤护理眉眼修饰首饰选用衣衫搭配等,它们都是现代人关心的话题。而对于住宅设计和建筑艺术,也有着深入浅出的介绍。书中还有颐养养生的篇章,如如何预防疾病以及退治方法,特别是在“疗病第六”中提出了药物分类法,并自嘲称之为《笠翁本草》,显示出他对医学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林语堂先生赞赏这最后一章说:“此最后一章,尤富人生智慧,他告诉人的医药知识胜过医科大学的一个学程。”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李渔作为一个时代先锋人物,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所建树,而且在生活实践中也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