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位能力排名下篇不做皇帝做木匠朱由校这份奇葩生涯
话说古代的爱好者,有些人追求的是高深莫测的艺术,而有些人则偏心于手工艺品。明朝有一位皇帝,他不仅是个有着九五之尊的君主,更是木工这一门手艺的高手。他就是那位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在接下来的篇章中,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位在政治上并未展现出过多才华,但却以木工技艺闻名遐迩的明朝奇葩皇帝朱由校的一生。
朱由校,即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纪轻轻就登上了龙椅,在位期间不过短短七年。众所周知,朱由校对木工充满了热情,并且他的手法精湛,就像是他治国一样,没有什么成果可言。他是一个杰出的木匠,但作为一个统治者,却远远不及他的水平。在他的统治时期,他宠信宦官,如王安、魏忠贤等,这些人在后宫里胡作非为,把国家弄得天翻地覆。
《剑桥中国明代史》评价朱由校说:“体弱,教育不够,也许在智力上还有缺陷。”这番评价并不夸张。从两个小故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朱由校小时候确实受过很差的教育。他的爷爷神宗只顾自己玩乐,而父亲光宗早早离世,所以当16岁的小男孩继承了皇位时,他还是个孩子。这一点也影响到了他后来的表现,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闹笑话。
比如一次江西发生叛乱,被平定之后,上奏报捷的时候,其中有句“追奔逐北”,但太监念成了“逐奔追比”,然后解释成逃跑,结果原本应该获得奖赏的人反而被处罚;还有外国使节带来了礼物和奏章,但是由于朱由校文化水平低,对这些都摸不着头脑,因此错误地理解了他们的话语,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混乱的情况。
由于文化水平低,又特别信任乳母客氏,而且客氏与宦官魏忠贤关系特殊,所以政务渐渐落入魏忠贤的手中。当魏忠贤知道到这个机会时(即当大殿上的雕刻工作做到兴头上的时候),就会向皇帝汇报,然后大殿上雕刻的事情就让给魏忠贤处理。而这样的安排,使得国家更加混乱,不断受到内忧外患的威胁。
最终,当天启帝去世后留下的烂摊子交给崇祯帝,那个时代已经难以为继,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