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至1644年终结后来者又是谁未添加前缀
明朝那些事儿至1644年终结,后来者又是谁?
《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共鸣,讲述了明朝从建立到最终覆灭的故事。然而,这本书并没有继续讲述南明时期的情况。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涉及到作者当年的选择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明朝那些事儿》的主题是明朝自身,它从1368年开始,持续了276年直至1644年的结束。因此,书中自然而然地在1644年就停止了叙述。而南明则是清军攻占北京后的割据政权,其时间短暂且内部分裂严重,因此没有被包括在书中的正常叙述之中。
虽然很多人基于情感上的联系,将南明视为 明朝的一部分,但从客观角度看,当崇祯帝自缢身亡时,即意味着全国性统治已经结束。之后,由于忠于旧主势力的拥立和宗室藩王建立的南明政权,并未能长久维持,只是在江山上留下了一段不稳定的记忆。
到了1659年,永历帝逃往缅甸,最终在1662年的昆明被吴三桂押送绞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南 明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脆弱且内部矛盾重重的政权,不足以成为完整历史的一个篇章。
此外,从写作角度来说,对于这样复杂、纷乱而又短暂的地理政治局面进行详尽描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对于作者当初想要保持作品通俗易懂、幽默风趣以及脉络清晰这一特点而言,更是不切实际的事情。此外,还有著名的事实,如郑成功与永历政权之间缺乏深入合作,以及李定国遭受孙可望背后的阻挠等,都加剧了这种难题。
总之,《明朝那些事儿》至1644年的结束,是合乎逻辑和史实的情况。而对于后来的南京及其它割据政权,只能说它们是独立存在但未能形成连贯线索的一系列事件,并非单一意义上的“后续”。当然,如果我们想要探讨这些细节,那么将会进入更加复杂、细致且耗时较多的情境。在这里,我们只能尊重作者当初所做出的选择,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传递给读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