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龙凤之子黄绾似玉
。黄绾(1477—1551),字宗贤、叔贤,号久庵、石龙。浙江省黄岩县洞黄人。祖籍福建莆田黄巷,唐朝桂州刺史开国公黄岸公之裔。
父卒后,受母命承祖荫,少时求教于谢铎刻苦治学,卓有所得。后承祖荫官后军都督府都事。
明正德五年(1510)经友人引荐结识王守仁订终生共学之盟任后军都督府都事。次年,与闽南十才子、户部主事郑善夫结为知友。不久因病归家迁址江北新宅于紫霄山樊川书院旧址办石龙书院研究王守仁哲学。
为捍卫“王学”,经常与人辩论,王守仁说:“吾党之良莫有及者。”嘉靖元年(1522)任南京都察院经历。嘉靖三年二月连上二疏赞同“议礼”四月又与桂萼张璁黄宗明联名上疏争大礼。
次年何渊要嘉靖帝父母入太庙,被黄绾、黄宗明斥为荒谬帝不悦,将黄绾调任南京刑部员外郎,称病辞官。嘉靖六年六月授光禄寺少卿升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参与编修肯定“议礼”的《明伦大典》。
次年升詹事锦衣佥事南京礼部右侍郎。当时王守仁率军平息广西田州八寨少数民族起义殁于归途遭首辅杨一清桂萼诬陷 黄绾两次上疏辨冤表示今萼毁师臣不敢阿友以背师将女嫁王之子王正亿携至南京。
明嘉靖十二年(1533)郎中邹守益敢直谏得罪权臣称病归去吏部尚书汪熔与邹结党调京降级。一岁之后山西大同兵变 黄绪力主安抚受命急赴大同逮首恶数十人树木栅设保甲创社学民心安定还京增俸一级。
嘉靕十八年任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安南内乱帝命 黄 绀 为正使安抚 黄恐惧此行不测称病不赴 次一年,因奏请为父母谥赠受帝怒责降为礼部侍郎 嘉靕二十岁以老辞官归家在石龙书院研究中国哲学 晶晚威重而倨纵容子弟家奴横行乡里 嘉静三十三岁九月卒终75岁。在其晚期,对王家的理论产生怀疑,说:“始未信然既信然久验然方知空虚弊误人非细。”批判了理性主义的空谈,并提出了实用主义的观点,即认为应该关注实际行动,而不是只谈论理念和抽象概念。他反对士大夫们只爱空谈,不愿意付出实际行动的态度。这位思想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全面批判过程朱理想的人物之一。他著有《明道编》、《石龙集》、《久庵文选》、《庙制考义》,以及易经诗经等多种著作,其中《明道编》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