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历史介绍黄得功之谜
刘伯温的历史介绍:黄得功,明末开原卫人,以军中号黄闯子闻名。出身行伍,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他少年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胆略与勇气。在辽东战事中,他以斩首二级、获赏白银五十两的战绩开始了他的仕途,并逐步升迁至游击、副总兵等高位。
1638年,他随熊文灿进攻变民,立下战功,被封太子太师,署总兵衔。1641年,在鲍家岭之役中,与刘良佐联军击败张献忠部,将领马武、三鹞子王兴国被擒斩,其中王兴国尤为骁勇,是张献忠养子。在战斗中,黄得功面对箭伤,不仅未减其勇气,还越战越勇。
1644年,被封靖南伯后,与刘良佐、高杰共同成为四镇之一,但因史可法指示而被调往仪真牵制高杰。然而,在土桥伏兵事件中,由于高杰怀疑他图谋袭击自己,最终导致黄得功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在清兵大举渡江后,当福王朱由崧逃走时,黄得功率军抵抗,最终在荻港与清兵交锋,在战斗中负重伤并死去。他虽然粗猛无学,但忠义天性深受百姓敬仰,其墓在仪真方山母墓旁边,有庐州、桐城、定远等地为其立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