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之谜为什么开国与末代以外的大多数都默默无闻探寻历史足迹绘制古地图揭秘自然恩赐下的沉默者
元朝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其他皇帝大都是默默无闻,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在两宋和明朝之间,元朝的历史不过百年,在动辄百多两百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里,元朝的历史确实是比较短暂的。从1279年统一全国到1368年退往大漠,元朝短短99年的历史里,共传五世十一位君主,其中忽必烈和妥懽帖睦尔两人在位时间就占去了三分之二。中间九位君主总共执政时间不过40年,每位君主平均在位时间差不多四年多,可见更迭频繁。
第一个死于非命的君主是英宗,他于1323年在上都遭到铁木迭儿义子铁失刺杀,这场变故被称为“南宫之变”,随后内乱不断,如同走马观花般换来换去。在泰定帝去世后,一系列权力斗争爆发,最终导致了文宗与明宗并立,并最终以文宗毒杀明宗而告终。
这段时期内耗不断削弱了元朝的统治力量,使得每个君主如过江之鲫般匆匆流逝,只有少数几位留名史册。即使如此,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能看出这些相继登基、相继离去的大量臣子们对国家命运缺乏深刻理解,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斗争,而不是真正地关心国家兴衰。
尽管如此,对于这一时期来说,这种状况也是难免,因为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化,加上各方势力的纷争,无疑加速了这个王朝灭亡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加明白,为何至今许多人仍然无法完全把握这一段复杂而又迷雾缭绕的历史真相。这也反映出,当局者中观察不到或没有能力看到问题本质的时候,其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